十九世纪法国名家精品
发布时间 2013-09-15阅读 4624
创作者:埃米尔·加莱(法国)。该作品红黄双层套料,氢氟酸蚀刻。加莱善于将千姿百态的植物形象展现在自己的作品上,并从动物界汲取各种营养,将蝴蝶与花草树林巧妙的事例在一起,使浮现在作品上的一景一物都显得光色灿然。作品本身并不只单单强调画面中所刻物体的优雅形状与象征意义,同时也强调了作品本身散发的光和色,并呈现出宝石般闪耀的卓越品质。
Emile Gallé 埃米尔·加莱(1846-1904)
埃米尔·加莱,1846年出生于法国南锡(Nancy)。是法国新艺术的首席代表。1872年建立自己的工作室,开始琉璃艺术创作。以自然为创作主题的琉璃花瓶,清新的风格、象征主义(Symbolism)的色彩以及精湛的工艺,领导法国工艺美术向当时工业革命大量制造机械产品挑战。在法国新艺术重镇南锡,作为领导发起者,成立了南锡派学会。
加莱将花卉、昆虫以种种象征表现:蝙蝠代表一个人在众人皆盲的环境中仍能找到方向的灵魂;蜻蜓、知了阐释了他对生命的短暂和美好的体会;花丛中采蜜的蜂呈现自然界循环;黑蝴蝶是死亡的暗示,也象征新生命的人类诞生。这样的思想和情感,透过琉璃花瓶,赋予观者莫大的感动。
值此时期,欧洲工业革命如火如荼,城市中弥漫的浓烟和机器轰鸣,人们的恐惧和厌恶感与日俱增。人们重新掀起对手制工艺美术的重视,一场新艺术运动席卷欧洲。
1889年巴黎万国博览会,加莱参展了三百件琉璃艺品,融合东方美术特征的崭新风格,在世界艺坛上大放异彩,成为会场注目焦点,并获多项大奖。其中与法国南锡画家维克托·普鲁凡共同创作的人物故事套色杯获得该届博览会头等奖。接着十年创作颠峰时期,为加莱带来了巨大的荣誉和奖章,经营上也有声有色。
1900年前后,加莱的作品呈现出奇特的造型及诡异的色彩,对于年过五十而将自己素所坚持的唯美风格作彻底转变的艺术家而言,其灵魂挣扎非外人所能理解。他刻意破坏完美的设计,表明面临自我突破的苦闷、焦虑。晚期的每件作品都能看出他想挣脱束缚,飞翔上天的意图。
加莱一生涉入琉璃的研究创作范围极广,包括吹制、套包、热塑、釉色、铜轮雕刻、酸洗等,技法的复杂和多样化,玻璃工艺只上,无人能及。然而琉璃艺术创作过程中,最艰难、折磨的,其实不是技法,而是创作它的人,对一种无以名之的“不确定感”、“不安定感”的终身探索。加莱的琉璃瓶子,透过创作人敏锐的观察,加上无数精细的创作细节,像自然一样,展现了生命的“活”,生命的写意,尤其是鬼魅一样的忽而光明和忽而黑暗的暧昧,充满了诗意和文学性,堪称“世界最美的琉璃瓶”。
相关链接:
“新艺术”风格流行于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这初期以比利时和法国为中心。它的名字源于萨穆尔·宾(Samuel Bing)在巴黎开设的一间名为“新艺术之家”(La Maison Art Nouveau)的艺术商号。他以此为基地资助志趣相投的艺术家从事家具与室内设计工作。这些设计多采用植物弯曲回卷的线条,不久遂成风气,新艺术由此而得名,大自然中蜿蜒的纤柔曲线成为新艺术的一个主要标志。“我们的根在林木之幽,泉水之侧,苔藓之上”——这几乎成为所有新艺术家的创作宗旨。
2005.1.22-4.3.,在日本江户东京博物馆一层举办了纪念埃米尔·加莱逝世100周年纪念展,从包括玻璃、陶器、家具3个领域的海外及日本国内的加莱收藏品中精选出的名品都是首次公开。隐士庐美术馆还将展出当时法国总统送给俄国皇帝的作品《壶(TOKEISOU)》